5月16日下午,由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学术研究委员会组织召开的“文房四宝跨界融合与转型创新路径研讨会”在琉璃厂街楠脂沉香店举行。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秘书长、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米军,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监事、北京一得阁墨业有限公司原总经理马静荣,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学术研究委员会秘书长赵起萌,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王颀,原北京市文物局专家黄秀纯、楼朋林,国际力量举联合会(卢森堡)北京代表处副主席杜印清,北京时装周有限责任公司经理赵琪,一得阁第四代传人、文创部主任马滨,北京楠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王浩,北京万恒鼎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市场开拓部主任陈大贺、法律顾问骆道选等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文房四宝跨界融合展开交流。
参会人员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文房四宝与大众生活的关系,从不同的层面,探寻文房四宝与各个领域融合的切入点。文房四宝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演变发展史,但随着时代发展,书写工具和书写方式的改变,如何不断适应当代大众消费,如何继续提升文化内涵,如何赓续书房文脉是摆在当今文房界的一道课题。
经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在塑造中华文化精神方面,文房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活动空间也在不断演变。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但我们的文化精神、思想灵魂将安放何处?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他的文化与精神。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安放这种精神文化的空间。而这种空间的打造不是仅仅以笔墨纸砚可以完成实现的。
我们需要从多维度、多层次、多领域的立体打造,来实现文房四宝文化的渗透。对此,米军秘书长在研讨中提出:文房四宝跨领域的融合发展首先要打开两条破局路径:一是让“艺术生活化”,从生产端解决艺术品不实用的问题,功能单一的问题以及令消费者敬而远之的问题。二是让“生活艺术化”。从市场端解决用户对文化品位的追求问题,情绪价值的问题以及消费者对传统文化的诉求问题。
本次研讨会围绕文房四宝跨界融合与转型创新展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在观念上打破了文房四宝传统发展的固有思维,将其与多元领域相联系,拓宽了文房四宝的发展边界,为其注入新的内涵与活力,使其不再局限于传统书写工具的范畴,而是成为多元文化的载体。从技艺传承角度看,通过让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之路径,能够有效拉近文房四宝与大众的距离,促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在经济层面,跨界融合带来的新产品、新模式,有望开拓新的消费市场,满足不同领域消费者的需求,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