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洞见 | 中国墨汁行业的破局与进阶之道
最新动态
洞见 | 中国墨汁行业的破局与进阶之道
2025-06-113


在千年文化长河中,文房四宝以笔墨纸砚为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审美,见证了无数艺术佳作的诞生。其中,墨汁作为书画创作不可或缺的“灵魂血液”,其品质优劣不仅直接影响艺术表达的效果,更牵系着产品质量保障、统文化传承、国际市场竞争以及行业规范完善。如今,执行严格的墨汁标准,已然成为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承载着守护文房匠心、赋能产业升级的时代重任。


一、质量为本

筑牢安全底线,守护用户信赖

当前市场部分低价墨汁滥用工业炭黑与劣质胶体,不仅损害消费者健康,更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业危机。

严格执行GB /T 34851-2017《文房四宝 墨汁》等国家标准,通过执行标准化的色泽和离心色泽测试,企业可以实现从原料筛选到生产流程全链条管控,确保墨汁色泽稳定、安全性达标。如天津墨水厂执行标准后,产品投诉率显著下降,用户复购率提升35%,印证标准化对品质与体验的双重提升。

标准是质量的“防火墙”,只有严格执行标准,才能让消费者用上“放心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为了确保标准的有效执行,企业应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如色度仪、离心机等,以科学手段杜绝主观偏差,让品质可衡量、可追溯。


二、文化为魂

传承非遗工艺,激活时代价值

手工制墨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成本高、传承人断层的挑战。专项标准的制定,为传统工艺建立保护框架,赋予其文化价值与收藏属性的“量化认证”,让古法技艺在现代产业中找到存续支点。

学生墨汁作为书法启蒙的核心载体,其色泽、扩散等指标直接影响青少年学习体验。标准化不仅保障基础质量,更让符合国际规范的学生墨汁成为海外汉语课堂的“文化名片”,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文化传承需“守正创新”,期待更多企业以标准为纽带,将传统制墨智慧与现代教育需求结合,让文房文化在新生代中薪火相传。


三、国际竞争

破局高端市场,重塑中国话语权

中国墨汁产量占全球70%以上,但高端市场长期被外国品牌占据。“代工依赖”成为产业之殇。

以标准引领与绿色突围双轮驱动开拓国际市场。建议制定 ISO 墨汁国际标准,将松烟墨、胶法工艺等中国特色工艺纳入全球规则体系,通过技术输出提升品牌溢价能力;同时直面欧盟 "绿色壁垒",将环保指标融入国标,推动水性树脂替代骨胶、纳米研磨技术等创新应用,以低碳化产品矩阵叩开国际市场大门。

从“制造大国”到“标准强国”,中国文房四宝需以标准为引领,在全球艺术耗材市场树立“中国质造”标杆。


四、行业规范

告别低价内卷,构建创新生态

长期低价竞争导致行业利润率不足10%,技术创新投入匮乏,陷入“量增质减”循环。

通过分级标准驱动价值竞争与协同创新激活产业的双轨推动。以细分市场(如专业书画墨、学生用墨、收藏级墨等)引导企业差异化升级,推动技术溢价替代价格竞争,同时依托标准化促进企业共享检测数据与工艺模型,规避重复研发损耗,如高效纳米研磨设备的普及,既通过精度提升实现品质突破,又借能耗降低达成环保与效率的协同优化。

以分级标准体系化作为品质标尺,驱动企业跳出同质化竞争,锚定细分领域锻造核心竞争力。这种 “标准领航、差异发展、协同创新” 的生态范式,为产业注入以标准为内核的可持续发展动能。



从守护消费者健康的质量防线,到传承千年文化的匠心纽带;从突破国际竞争的坚实利器,到重塑行业生态的创新引擎,中国墨汁标准的执行,是一场关乎文化根基、产业未来的深刻变革。每一个标准的落地,都是对文房匠心的致敬,更是对产业升级的有力赋能。期待全行业携手共进,以标准为基石,书写中国墨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让中国墨香在世界舞台上愈发浓郁芬芳。

(作者: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墨专委会委员、天津市鸵鸟墨水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强在5月30日墨锭墨汁国家标准线上宣贯会议上的发言)





推荐阅读


快讯 | 墨锭墨汁国家标准线上宣贯会议召开

雁塔凝香 曲江笔会│2025全国文房四宝博览会西安再扬帆

快讯 | 文房四宝跨界融合与转型创新路径研讨活动在京举行

关于召开墨锭墨汁国标宣贯会议的通知

论坛│刘德生 从书法到中医的“天人合一”

2025《砚文化趋势与砚产业走向论坛》论文征稿启事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