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蔺 涛
< 第55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 >
01
传承与创新结合
绛州澄泥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起源秦汉,兴盛唐宋,明代达到炉火纯青,承载着千年文脉,自中唐起历代皆为贡品。因种种因素而随着时代更迭与历史洪流逐渐消弭于世。1986年,蔺涛与父亲蔺永茂开始挖掘、研制绛州澄泥砚,使失传三百余年的制作工艺重放异彩。他在恢复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结合,对澄泥砚传统的成色机理进行科学研究,完善了澄泥砚的烧制工艺规范,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烧造工艺体系。
实用与观赏统一
蔺涛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发挥绘画特长,创作出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澄泥砚作品。他主攻澄泥砚的瓷化,保留砚堂润笔发墨的陶器特征,兼用低温釉封闭砚边,起到保温与美观作用。
古法与新色交融
绛州澄泥砚在历史上有多种色彩,蔺涛不仅复烧了传统的鳝鱼黄、蟹壳青等颜色,还独创了五色澄泥砚,使澄泥砚的色彩更加丰富多样,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匠心与时代共生
他的作品题材丰富,涵盖了地域特色、历史人物、祈福纳祥、大型纪念活动等多个方面,如桐叶封弟砚、精忠报国砚、寿比南山砚、奥运砚等。同时,他还设计了 “红色革命圣地系列砚”“抗战系列砚” 等紧跟时代主题的作品,这些作品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十余家国家级博物馆收藏。
02
蔺永茂(父)
1940年11月生,战国名相蔺相如后裔。版画艺术家,文博副研究员。国家级非遗“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文房四宝协会高级顾问,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绛州澄泥砚研制有限公司艺术总监。1986年,与其子蔺涛成立“山西省新绛县绛州澄泥砚研制所”,为了让失传数百年的绛州澄泥砚重见天日,耗费了毕生心力。他不仅在制砚和美术创作方面成就卓越,而且对剪纸、面塑、刺绣等民间艺术以及摄影、诗歌、楹联、散文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他笔耕不辍,晚年相继出版《绛州澄泥砚》、《中国木版年画绛州卷》、《绛州木版年画·版与线的艺术》、《追寻绿洲文集》等多部专著。
蔺霄麟(子)
蔺霄麟(蔺子麟),1990年生。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第八届副会长、国家级非遗“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绛州澄泥砚研制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设计总监。2011年于韩国首尔国民大学学习陶瓷工业专业,同时选修玻璃工业、金属工艺等课程。留学归来后,他潜心研究澄泥砚制作与陶瓷、金属等材质的结合,大胆创新,通过调整窑温和摆放位置,使精品澄泥砚的颜色从3种增加到8种。在设计上注入青春元素,创新开发出多款系列文创产品。他还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通过开网店、直播等形式,介绍绛州澄泥砚的历史文化与制作技艺。
蔺永茂作品
蔺霄麟作品
03
山西绛州澄泥砚研制有限公司
山西绛州澄泥砚研制有限公司(前身:山西省新绛县绛州澄泥砚研制所),1986年由蔺永茂与其子蔺涛成立,位于山西省新绛县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光村,是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品牌文化公司。现拥有员工36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名、国家级非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3名、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3名、山西省陶瓷艺术大师6名、运城市工艺美术大师7名、国家级非遗技艺传承人30多名。公司成立以来,已自主研发数十个系列、上千个品种,荣获二百多项国际国内大奖。精湛的技艺、高端的品质以及厚重的文化内涵,赢得了海内外书画名流的广泛赞誉;产品不仅销往国内各地,还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美国等数十个国家。
公司投资兴建的新绛县十大强县工程之一绛州澄泥砚文化园,是集交流、展示、技艺体验、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主题园区。开园以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十万余人。目前已成为各种非遗项目和特色文化的展示窗口,大、中、小各级学校实习与实践教学基地、研学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最佳基地等。
编辑排版丨雷惠娜
素材提供丨山西绛州澄泥砚研制有限公司
展会揭秘 I 第55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文房四宝首席选品官”——冯错先生
展会揭秘 I 第55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文房四宝首席推荐官”——胡晓松先生
展会揭秘 I 第55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文房四宝首席主理官”——杨阿嫄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