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2025年9月17日至18日,中国文房四宝协会陈建国会长应邀参加甘肃省卓尼县第十届洮砚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暨产业集群发展成效调研工作。本届活动以“砚遇卓尼·文韵藏乡”为主题,由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甘肃省非遗协会指导,中共卓尼县县委、卓尼县人民政府、中建八局主办,中共卓尼县县委宣传部、卓尼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卓尼县发展和改革局承办,卓尼县文联、县文化馆、县洮砚开发协会、临洮县洮砚协会协办。协会米军秘书长接受媒体采访。
中共卓尼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拉毛杰致辞
陈建国会长致辞
陈建国会长在成果展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洮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自唐代起便以卓尼喇嘛崖石料闻名。2014年协会授予卓尼“中国洮砚之乡·卓尼县”称号,既是对历史地位的肯定,也是对当代传承的期许。近年来,卓尼在洮砚保护传承上积极探索,通过传承人传帮带,培养了以国家级洮砚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卢锁忠为代表的一大批各级传承人;依托洮砚文化商业街,带动了千人就业,形成集采石、雕刻、销售于一体的产业格局;建设洮砚产业园,连续举办10届非遗成果展,推动洮砚+旅游融合发展。这些努力让洮砚从传统手工艺迈向文化产业,成为卓尼文化名片。
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洮砚保护传承仍面临诸多挑战:老坑石料因生态保护愈发稀缺,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待破题;年轻传承人培养难度大,雕刻技艺传承面临后续乏人压力;市场需求波动明显,部分从业者仍依赖传统销售模式,品牌溢价能力有待提升。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协会、企业和传承人携手应对,在守正创新中寻找平衡,赢得发展。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作为全国文房行业管理服务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引领者,未来将与卓尼加强合作:推动洮砚工艺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洮砚品质;助力洮砚非遗走出去,通过全国性文房四宝博览会、行业交流活动,让更多人认识洮砚的独特魅力;支持卓尼在活态传承上做文章,推动洮砚与教育、文旅、文创深度融合,让古老的洮砚技艺在新时期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在卓尼县期间,陈建国会长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拉毛杰等领导的陪同下,与调研组成员米军、黄海涛、梁善、孙佩、齐增升等,先后深入洮砚镇洮砚产业园区、部分非遗传习所以及喇嘛崖老坑矿区进行走访调研。
调研团队重点考察洮砚资源的独特特性,详细了解石料可持续开采模式,并就洮砚技艺创新设计等话题与相关负责人和洮砚传承人面对面座谈、深入交流,为产业发展摸清现状、找准根结。
卓尼洮砚产业集群发展工作座谈会现场,调研组专家学者围绕“洮砚产业发展成效”这一议题深入探讨。大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充分表达观点,提出建议,为明确洮砚产业升级方向、规划发展路径等,汇聚了重要智慧。
“洮砚制作技艺”于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卓尼县县委、县政府积极扶持洮砚产业的发展,重视培育洮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老艺人的“传、帮、带”作用,不断加强对传统洮砚制作艺人的关心支持和保护工作。目前,卓尼县已培育国家级洮砚技艺传承人2名、省级传承人6名、州县级传承人28名,累计开展洮砚技艺培训班50余期,培养青年从业者300余人。下一步,卓尼县将持续完善扶持政策,推动非遗保护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让千年洮砚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