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专题丨以“三个担当”锚定方向,领引洮砚产业新未来
最新动态
专题丨以“三个担当”锚定方向,领引洮砚产业新未来
2025-10-2423

以“三个担当”锚定方向

引领洮砚产业新未来

《洮砚焕新·专家论道》系列推文之二



2025年9月17日至18日,应卓尼县洮砚开发协会之邀,全国文房四宝行业专家米军、黄海涛、梁善、孙佩、齐增升一行出席第十届洮砚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暨产业集群发展成效工作调研活动。专家组在参加成果展之后,前往洮砚原产地“喇嘛崖”、“水泉湾”和洮砚文化产业园、洮砚文化商业街及洮砚传承人工作室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与洮砚从业人员开展座谈交流,参加县政府有关部门的座谈会。针对洮砚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组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这些建议对洮砚及砚行业发展具有启迪意义。为飨读者,现予以登载(按发言顺序)。


宏观指路

黄海涛指出,洮砚作为四大名砚中唯一产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砚种,其价值早已超越文房工具本身,更是藏乡卓尼展现 “三个担当” 的重要载体。


在文化担当上



洮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承载着藏乡参与共创中华文化主旋律的历史脉络,通过成果展的举办,进一步巩固了地区历史文化话语权。


在政治担当上



洮砚以双创作品讲述黄河国家战略故事,体现藏乡与华夏文明的深度融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


在经济担当上



洮砚产业集群发展能挖掘地理与文化要素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乡村振兴与全域文旅发展注入动力。



发展建议

面对传统砚台因书写工具变革面临的生存考验,黄海涛提出清晰的洮砚发展路径:

方向: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从 “废料利用” 切入,实现变废为宝,定位上推动洮砚走出大山、走进生活,拓展至文房辅件、首饰、把玩件等相关领域。


路径:组织起来抱团出海



通过 “抱团出海” 的模式,瞄准轻奢、大商品配套辅饰赛道,同时借助外资与人才,强化产业支撑


策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从政府层面,要着力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从协会层面,要设法在招才引智上做文章,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汇聚力量。


黄海涛肯定洮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培育传承人的做法,认为其走在诸多砚种前列,但也指出传习所仍有提升空间。制砚经验不能替代理论总结,实践成熟不能替代认知升华,口传心授的传统传承方式也需结合直指人心的理念传播。唯有实践型工艺美术大师与理论型学者携手,才能为洮砚产业提供可持续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与理论保障,避免行业陷入近亲繁殖、圈层内卷的困境。



专家简介

黄海涛,文化生态学者,中国文房四宝协会高级顾问,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文化黄河顾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黄帝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文博学院研究员,郑州市东方翰典文化博物馆馆长。《光明日报》《北京日报》文化版专栏作家,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文化栏目特邀专家。出版多部砚学、香学专著。香港《大公报》《CCTV 华人频道》《中华儿女》等多家媒体专访报道。



专题丨建体系·融跨界·树品牌,擘画洮砚产业新蓝图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